开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经过调整后的新个税法规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行,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也得到了相应调整。在此,本文将为你介绍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个税的计算方式。
一、计算方法
税前收入-税前扣除-减除费用=应税所得额
应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
二、计算方式详情
在计算个人应纳税额时,会通过“四步法”来计算:
1.先计算月收入的预扣预缴税额
预扣预缴税额 = (月份开始至当月已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x 该级适用税率- 该级累计速算扣除数)- 已累计预扣预缴税额
2.计算月应纳税所得额
月应纳税所得额=预扣预缴税额-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3.计算月应纳税额
月应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结算汇缴税款
结算汇缴税款=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累计速算扣除数-累计已缴预扣预缴税金额
三、适用税率
在新个税法律下,个人应纳税额共有7档,适用的税率为:3%、10%、20%、25%、30%、35%、45%。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
四、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为了方便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所设置的一个固定的数值。在新的个税法律下,对于每个适用税率级距,都有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协助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五、减除费用
按照《劳动部关于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的暂行规定》规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扣除由个人缴纳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多项支出,以减轻个人负担。
六、总结
通过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准确计算个人应纳税额。在了解个人所得税计算规则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自身税收意识与税收知识的提高,真正做到合理避税、合法纳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