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养猪养鸡,几千年前就有中粮贸易怎么样的行业,从来没有站到过“风口”上,跟红得发紫的“互联网思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老掉牙的养殖业,没有任何花头,一年净利润超过100亿,温氏股份是第一个。
▲神农岛首席专家娄向鹏最新力作中粮贸易怎么样!欲知详情,且看文末!
老掉牙的养殖业,挣钱速度叫板房地产
温氏股份最新公告,2016年净利润118亿元,这创造中粮贸易怎么样了一个历史记录。
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入围门槛为209.2亿美元,温氏股份去年的收入不到入围金额的一半,它的净利润却超高,远远甩开一些高居500强前列的中国公司。
30多年前,温氏股份靠养鸡发家,现在养猪贡献的收入已经超过养鸡,占到温氏收入将近七成。
养猪养鸡,几千年前就有的行业,从来没有站到过“风口”上,跟红得发紫的“互联网思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老掉牙的养殖业,没有任何花头,一年净利润超过100亿,温氏股份是第一个。
公告显示,约594亿元的营业总收入,118亿元的净利润,温氏股份在2016年的收入同比增长89.70%。这种挣钱的速度,实体经济里,估计只有房地产等少数行业才能叫板。
而2016年,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猪肉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飙涨。上海的房子,房价涨50%的楼盘不要太多。猪肉价格全年处于高位运行,温氏股份的商品肉猪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20.26%,使养猪业务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
20年的生猪养殖布局,赶上养猪业黄金时间
让人叹服的是,很多人看到猪价节节上涨的时候,才想起来赶紧补栏,扩大养殖规模。温氏股份老早就已经布局好了。温氏股份副总裁黄松德此前表示,1995年,温氏开始布局生猪养殖,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不管猪周期如何变化,养猪业再亏损,决心也没有动摇。
以2014年为例,中国生猪养殖业仍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的状态,当年温氏前十大在建工程均为养猪业板块投资项目,截至2014 年9 月末,温氏在建的投资子项目共有412 个,预算总投资140.27亿元,其中约122亿元投入生猪养殖项目。
提前布局的温氏股份赶上了2016年养猪业的黄金时间,当年商品肉猪出栏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1.57%。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用在温氏股份上可不合适。去年猪肉价格上涨,饲料价格反而掉头下跌,跟温氏合作的养殖户应该笑得合不拢嘴吧。玉米是养猪的主要原料,被国库里玉米高库存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国政府降低玉米收储价格,甚至放弃托市,玉米市场价格两位数跳水,玉米种植上游的农民叫苦不迭,对养殖业是极大利好。
温氏股份去年获得的巨大成功,给踏实做实业的公司打了一剂强心针,对热衷于冲刺世界五百强的公司们泼了一头冷水。
一门心思扑在养猪上,温氏为啥不做全产业链
提到标杆企业的战略,大家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全产业链和中粮。
中粮也养猪,在全国大建养猪场,还有自己的终端品牌“家佳康”。同时中粮集团还卖东西给温氏股份,中粮旗下的中粮贸易公司多年是温氏股份的第一大供应商,向温氏股份销售玉米等原材料。
中粮不仅布局了粮油贸易业务,同时还疯狂并购,在宁高宁主导的11年里,主导了50余次并购,将业务布局到农产品加工、地产、酒店等多个领域。
如此的并购,让中粮业务领域飞速扩张,资产呈几何级倍增。过去10年,中粮集团总资产从727亿元增长到4609亿元,在国际大粮商中排名第一。
虽然企业总资产快速增长,但企业利润并未同步做大,2016年中粮实现利润总额61.5亿元,只有温氏股份的一半,如果扣除政府补贴,中粮的利润还要大打折扣。
相比中粮的养猪、造房子、开酒店、搞电商,温氏显然低调许多,一门心思扑在养殖,虽然有一部分延伸到动物疫苗、饲料生产,但与养殖共同构成养殖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相关性强。
而中粮旗下的产品,开一个小超市绰绰有余。什么都做,最坏的结果是什么都不强,中粮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赵双连在接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后,似乎意识到这个问题,明确提出“瘦身健体”的计划,砍掉了巧克力、方便面等诸多业务,提出要聚焦主业,但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与温氏同样不做全产业链的还有双汇。不同的是,温氏是做上游,搞养殖。双汇是做下游,搞加工。虽然温氏也刚刚开始涉足下游食品加工环节,但在产值中占比很少,中粮贸易怎么样他的主体产业依然布局在农牧业上游,育种,养殖。
双汇虽然也有自己的养猪场,2016年也赚到了钱,但是养殖规模并没有放大。
2011年瘦肉精事件爆发的时候,外界呼吁双汇扩建养殖场,解决上游猪源安全风险,双汇有所回应,但是自养生猪的规模并没有大幅增加,还是年出栏30多万头,同期温氏股份的养猪规模翻倍都不止。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双汇不往上游走,温氏不往下游走呢?双汇不往上游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殖环节太难,温氏不往下游走的原因与之类似,能把养殖环节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
2014年,万隆把美国最大的养猪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收入囊中,也算是补齐了生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吧。
万隆坚定选择杀猪卖肉,温氏股份坚定养猪,2016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营业收入约384亿元,净利润约31亿元,预计全年收入过500亿问题不大,净利润40亿左右,与温氏的全年总收入594亿元,净利润108亿元相比,总收入相差不大,但净利润相差悬殊。
很难说谁对谁错,赚多赚少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双汇2016年大量进口美国猪肉,赚得也不少,与温氏股份各有千秋。
素材来源:消费日曝。神农岛团队编辑,转载或摘录请注明来源:神农岛,ID:sndfly
中国特产品牌营销的开山之作、神农岛首席专家娄向鹏的新著《大特产——让地方特产卖遍全国》,已经正式与读者见面。
娄向鹏被誉为中国品牌农业第一人,新书《大特产》是《品牌农业》的姊妹篇。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从市场、消费、品牌、营销角度研究中国特产的专著,首次揭开了小特产做成大品牌的密码。
本书得到国家农业部前副部长刘坚、联想佳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绍鹏、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史丹利农业集团总裁高进华、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等业界大咖的热情推荐。刘坚部长表示:“我和娄向鹏的共同判断是:中国土特产迎来了难得的大发展机遇期!土特产品牌的问题是多而不强,真正打响的品牌不多。这方面娄向鹏是专家,希望大家能够在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欢迎前往本微信页面——岛亲商城购买
点击阅读神农岛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1、娄向鹏:中央一号文件昭示中国农业六大发展趋势
2、厉害了,农业部确定2017年为农业品牌推进年
3、农业 文化 旅游 地产,一场农业地产大爆炸!
4、这家日企雄心勃勃来华搞循环农业,耕耘十载,为何又黯然退出?
5、媲美老干妈,32年只做一位调料,8分利润年入3亿,他才是让妈妈们上瘾的男人
关注品牌农业的朋友,快来长按二维码登岛!
不够尽兴?猛戳↓↓“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历史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