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是什么意思(按揭解析:新房买家必读)
一、按揭的定义
按揭是一种通过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方式,用于购买房屋等不动产。按揭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首先买方将已完成交易的房产抵押给银行或金融机构,然后再从银行或金融机构处获得购房款项。按揭还贷的方式多为分期还款,按照一定的期限和金额逐步偿还贷款。
二、按揭的优势
2.1 买房成本的分摊
按揭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将现金流压缩成对未来现金流的承诺,使得购房者以较小的成本买到更大的房产并在未来期限逐步偿还贷款。在买房成本的分摊方面,按揭给购房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 锁定利率
按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可以锁定利率。在购买不动产时,利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通过按揭方式购房,可以保证今天所申请的利率将在整个贷款期内维持不变。
三、按揭的缺陷及注意点
3.1 利息支出增加
按揭还款逐步还清贷款本金的过程中,累计支出的利息将比一次性全数买房还款支付高出许多。因此,按揭仅适合长期居住或长期持有不动产的个人或单位。
3.2 按揭额度
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按揭额度往往与个人资产和收入水平有关。一些购房者往往会高估自己的信用风险,从而导致无法获得较低利率的按揭贷款,甚至无法获得任何贷款。
3.3 贷款期限
按揭贷款期限通常较长,一般为20年甚至更长。购房者在申请按揭时,应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慎重考虑贷款期限。
四、总结
按揭是一种现金流管理的方式,可以将购房者的现金流压缩成对未来现金流的承诺,使购房成本分摊。但是,在进行按揭贷款时,购房者还需注意利息支出、按揭额度和贷款期限等问题。因此,对于想要购买不动产的个人或单位,按揭仅是可行的其中一种方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