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是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的。封闭式基金拥有相对固定的投资期限,即在成立后一定时间内不能随意买卖,而开放式基金则没有投资期限限制。在封闭式基金中,投资者只能在某些时期内以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是指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与基金资产净值之间的差异。当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低于其资产净值时,就出现了折价现象。折价率可以直接用以下公式计算:(市场价格-资产净值)/资产净值。
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引起的。在基金发行初期,由于封闭式基金规模相对较小,投资者倾向于认为持有一份基金会更有“面子”,从而使封闭式基金的市值较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封闭式基金面临解禁期,市场供给增加,而封闭式基金的供求关系则发生了变化,市价则开始逐渐下降。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增加并不代表资本市场中存在大量市场失灵现象。相反,这更多体现了市场的合理反应。当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折价时,投资者有机会以低于基金净值的价格购买基金,进入市场后则可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封闭式基金的发行人也会有一定政策上的支持,以降低折价率。
总之,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折价率的变化与市场需求、基金规模、规定买卖时间等因素有关。投资者在市场中应站在稳健的角度审视封闭式基金投资机会,考虑其折价率等因素,在谨慎的投资决策基础上寻求较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