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业板
香港创业板简称”创业板”,原本指由原《创业板(亦称小型板),在香港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在交易币种、市场规模、上市地位、交易策略等方面独立于主板市场的一种交易型开放式股票市场。
香港创业板于1997年推出,主要针对初创企业,旨在帮助小型企业获得融资。
香港创业板有多少只股票
创业板一直在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来港上市。
2014年,共有43家创业板公司通过创业板上市,共集资21.9亿元。
到2015年,共有3家创业板公司通过主板上市,共筹资4.55亿元。
2016年6月8日,香港创业板将正式推出,将会取代《香港创业板》成为香港的国际品牌。
香港市场通过IPO,将获得融资渠道多元化,上市公司可筹集的资金将主要来自通过公开市场筹集的资金。
香港证券市场将得到三种定价方式,即供股价、发行新股和沽空股票。
供股价则包括以下两种形式:公开招股和认购股份以及按照计划发售的新股发售。
供股价和认购股份的形式由香港证券市场独家刊发。
在1987年至1987年期间,香港证券市场为许多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包括《证券及期货》、《债券交易所(伦敦)》、《非上市股份公司(香港)》、《商业银行业务及融资服务协议》、《公司、金融顾问、财务顾问、政策及税务顾问)。
供股产生的股价以及由中介人负责决定的新股发售,适用于国际股票市场。
有关供股的要件
供股文件
和公司的公告
以供股的方式发行供股股份的条件:新股认购人或其承配人应在香港联交所网站“网页链接”上刊登缴款公告,并持有不少于100万港币的可认购股份。
公司及公司之控股股东、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兼执行官庄闲惠及庄氏家族为受最大股东。
公司或庄闲惠、庄氏家族为庄家,惟若庄家认购行为导致,庄家完全控制公司,当并无违反其与所有方订立的任何证券合约条款,则将可能遭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