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
股票质押和”股权质押”有什么区别?
所谓股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权利人)经公证或起诉的,将其部分股权或股权作为抵押,包括自身质押给债权人,还有未了部分或全部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以此作为债权提供担保的一种安排。
股票质押是什么意思
股权质押是指股权在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利用其价值能获得的全部或部分股权的交易。
所谓股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权利人)经公证或起诉的,将其部分股权或股权作为抵押,包括自身质押给债权人,还有未了部分或全部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以此作为债权提供担保的一种安排。
二、法律依据
《贷款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股权质押是指企业法人或其子公司,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贷款贴现的行为。
债权人可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与贷款有关的其他银行,根据自身资产和风险状况,合理确定股权质押的数额,并约定股权质押时的划拨期限。
债权人或其子公司,根据股权占有的具体情况,可以约定质押股权。
前款规定的权利义务应当通知借款人和股权所有人。
股权质押融资应遵循《物权法》有关法律、法规、程序和其它有效法律规定,在贷款合同中以一定形式予以约定,并在借款合同中约定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范围。
3、基金份额转让及质押的法律适用
股权质押融资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双方签订质押合同。
双方应就股权转让事项发生时点的成立、变更、解除、质押或者处置等问题作出决议,并明确约定债务人是否按约定履行债务,债务人偿还债务的条件和义务。
2、双方签订质押合同。
双方应就质押合同的内容作出约定,包括债务人权利义务和义务的具体范围,如有、到期日等。
3、签订质押合同。
根据质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