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贵州板块是中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地质单元,沿着亚欧板块的边缘分布,是华南造山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板块内部普遍存在着岩浆活动及热液成矿作用,这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贵州板块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特点。
二、贵州板块岩浆活动的特点

1.岩浆类型多样化
贵州板块内部岩浆的类型主要有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苏长花岗岩、超镁铁质岩以及玄武岩等。其中,花岗岩是最为广泛分布的岩浆类型,其年龄大多在1.8-0.8亿年之间。而苏长花岗岩则是相对年轻的岩浆类型,多分布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过渡时期。
2.岩浆演化历史复杂
贵州板块内部的岩浆演化历史相对复杂,可以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三个阶段。其中,中生代岩浆活动最为活跃,形成了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岩浆带。
3.岩浆环境多样化
贵州板块内部的岩浆环境多样化,形成了火山岩、侵入岩、岩浆角砾岩等不同的岩石类型。其中,火山岩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南部的海螺沟地区,而侵入岩则分布在大方、赫章、盘州等地区。
三、贵州板块的成矿作用
贵州板块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岩浆活动最为活跃的中生代时期,形成了一系列大型金属矿床,如大余金矿、大同铅锌矿、肇庆铜矿等。
1.大余金矿
该矿床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矿体主要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及黄铅矿等主要成矿物质构成。
2.大同铅锌矿
该矿床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主要产铅、锌、银等矿物质,矿床类型为层控型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
3.肇庆铜矿
该矿床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主要产铜、铜钴矿等矿物质,矿床类型为岩浆控制型铜钴矿床。
四、结论
贵州板块岩浆活动的类型、演化历史及环境多样化,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同时也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金属矿床,这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